当前位置:首页-文化交流-理论园地-理论研讨
 
余姚市侨联: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   来源: 余姚市侨联   发布时间: 2014-08-06   
保护视力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字显示:          
 

    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鼓励引导他们回国服务、发展,是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新任务新课题,也是侨联工作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重要领域。

    一、当前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时代背景

    侨联具有熟悉国内政策、工作渠道较多,同时与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联系密切、情况熟悉的双重资源,当前把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作为侨联工作的重点和热点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1、海外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侨联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提供了资源基础。从数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热不断升温,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越来越多。据统计,改革开放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305.86万人,仅2013年出国留学人员就有41.39万人。根据2013年宁波市基本侨情调查,我市出国留学人数近4000人,比2006年的人数增加3000人。从质量上看,出国留学人员呈现学历高、专业趋于多元化的特点,硕士和博士比例高达79.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移民、华裔新生代的壮大,华侨华人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进入科技、工程、商贸、法律、文化、教育、医学、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从事技术性、管理性、专业性工作,其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的尖端人才,是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富矿”。

    2、国内对人才的渴求与海外人才回国意愿的叠加,为侨联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提供了有利时机。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历史时期,建设人才强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海外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出“千人计划”等人才新政,在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回国服务、回国创业,捕捉中国机遇实现事业发展。据统计,近三年学成回国人数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快于留学人数每年10%的增长速度。2013年度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4万人,比上年增长29.53%。可以说,海外人才回国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3、各地党委政府对海外人才的高度重视为侨联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海外人才竞相争夺的局面。

    从余姚市情况来看,2009年,我市就被中组部确定为浙江省唯一的县级人才工作联系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起步较早,起点较高。这几年,余姚市以“姚江英才计划”为引领,启动了总规划面积约7300亩的浙江省首个“千人计划”产业园,出台了“3个500万”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成功承办了三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年会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快速集聚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截止2013年底,累计培养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3人,宁波“3315计划”团队5个、个人4人,已签约或正在洽谈的由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项目90余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项目65个。根据计划,余姚市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争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成为未来5年余姚市的一项中心工作。

    二、余姚市侨联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探索实践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余姚市侨联充分发挥侨的特长和优势,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方面作出了“侨”的独特贡献。2013年,余姚市侨联撰写的《“侨”字当头汇聚人才 浙江余姚市侨联扎实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被中国侨联《侨情专报》录用,呈送中央和有关部委领导。提交的政协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后续服务与管理的建议》一文被余姚市委书记批示,并转发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现在,余姚市侨联已成为余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余姚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联盟、余姚市海外产业招商联盟的主要成员单位。主要做法如下:

    1、夯实基础,巧做引才文章。一是注重环境和政策的宣传。为强化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余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政策。针对这些政策,我们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汇编,通过联络联谊、侨务活动、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运用报刊杂志、网络、微信等媒介,全方位向海内外侨界人士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切实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二是拓展海高人才库,强化联络联谊。抢抓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机遇,发挥侨联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赴海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香港余姚联谊会、新加坡余姚联谊会等一批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社团先后成立。连续10年在上海举办“在沪姚籍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搭建智力密集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渠道。聘请3位“国千”专家为引才大使,充分发挥“以才引才”的作用,使得一批高层次专家得以聚集,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如通过姚力军牵线,引进了吴景晖、钟伟华、周华等几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初步形成了超高纯度金属提纯产业基地或集群。三是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参加全市性重大引才活动和“千人计划”产业园重点平台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邀请、引进工作,促成项目对接落地。积极构筑引才平台,去年开展了“百名侨商进园区”活动,动员组织200余名侨商进入区域内各类产业聚集区、开发区和重点城区开展项目考察、对接落地、投资洽谈,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占一半以上。

    2、真情服务,搭建育才平台。一是搭建人才学习平台。鉴于部分海高人才初次创业,缺少企业管理经验和商战经验,余姚市侨联自行出资或联合余姚市人才办、工商联等单位共同举办海创企业总裁培训班等企业人才培训活动,先后组织60余名重点海创人员赴国内知名大学(人大、南开、武大等)参加高级研修班,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海高人士创业创新素质。二是搭建人才沟通平台。为进一步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2012年,成立了海外归国人士创业发展促进会,为新近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联谊交流、互帮互学平台,目前已有会员130名。聘请了姚力军等11名优秀创业人才为创业导师,并聘请组织部、人社局等21家党政部门为顾问单位,建立社团、专家、部门三方联动的机制,形成合力,为海创人员提供创业指导,帮助他们发展壮大。三是搭建人才创业平台。针对留学生回国创业等初创企业缺乏资金和场地的难题,分别在开发区科创中心、阳明188文化创意产业园设立了“余姚市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租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初创企业发展。至今已有8家留学人员企业落户,总投资达510多万美元。

    3、贴心关怀,善做留才之举。一是政治上荣誉激励。注重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政治上的关心和荣誉上的嘉勉。在我们侨联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0多位海归人才被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姚力军获得中国侨联“中国侨界贡献奖”、国侨办“百名华侨华人杰出创新创业奖”,他的团队获得国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此外,编写《才情飞扬》三册,褒扬姚籍海外学子爱国情怀和创业精神;积极组织高层次人才优秀代表参加“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优秀专业人才”、“市尊知重才先进单位”等活动评选,借助报刊、电视、网络、微博等各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充分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事业上保驾护航。始终对海归高层次人才提供从引进到落地的“一站式”服务,协助他们解决政策落实、项目审批等各种困难。十分关注高层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牵线国内著名风投公司与海归初创企业进行资本技术对接;指导江丰电子公司荣获余姚市“市长质量奖”;组织召开海创企业传承主题对话会,从消除思想顾虑、提供方向指引等方面,为海创企业在家族企业交接班这一普遍面临的问题上进行帮助;此外,还专门设立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海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保护海创人才的合法权益。三是生活上贴心关怀。积极参与市政府人才生活服务“3H”工程(Home、House、Health),作为余姚市政府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联盟成员之一,与20余家相关部门一起努力开辟高层次人才生活安居“绿色通道”,并切实承担华侨回国定居证受理、归侨证受理、华侨华人身份认定、“三侨生”子女就学证明等侨务工作职责,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单独创立了“余姚市留学人员联谊中心”,形成了文化沙龙、联欢派对、体育比赛等常态化联谊活动,有效丰富了高层次人才业余生活,使他们能够安心创业发展。

    三、对进一步深入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思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一是主观方面,侨联干部自身存在一定畏难情绪。认为侨联是弱势部门、权轻言微,专业知识不够丰富,人手不够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应该是专业部门的事,侨联点到即可,不用进一步深入,否则是自找苦吃。二是客观方面,余姚只是个县级市,在城市影响力、经济实力、环境设施、产业承载、人才支撑等方面与大城市无法相比。因此,对人才的创业发展、资金支持、子女教育、交通、就医、购物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制约。

    针对上述现实情况,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必须要扬长避短,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要在“联”字上做文章,正确树立“三种意识”,提升侨联干部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一是联系全市大局,树立“位置”意识。当前,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余姚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侨联应该敏锐地抓住这一时代独特机遇,以“作为求地位”,把招才引智工作作为侨联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进一步提升新时期侨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当然,在具体工作中要保持低调,应该是“到位不越位、立功不抢功、搭台不唱戏”,与其他相关部门积极联动,共享资源,共同推进此项工作。二是联系相关市领导,树立“借力”意识。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姚创业,大多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市领导的会见和关怀对他们来说是“定心丸”。侨联应与相关市委市政府领导建立经常汇报、互动的工作机制,适时邀请领导出面接待,现场办公,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一方面,在陪同会见中,了解上层领导的工作方向和当前形势,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借力”留才,利用领导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增加招才引智的成功率。三是联系相关部门,树立“共赢”意识。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从上至下都应全力支持的长期任务。光靠侨联一已之力难以圆满完成任务,应该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团结、联合各相关部门,消除部门隔阂和成见,互通讯息,互享资源,互相接力,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满意,最终推动余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要在“拓”字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拓宽侨务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一是联络区域从港澳地区为重向全球范围拓展转变。要树立全球视野招引人才,以“亲情、友情、乡情”和“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通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等各种可以利用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在世界各地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点或工作站,特别是在美国、日本、欧洲等人才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二是联谊平台从同乡社团向同乡社团与专业社团并重拓展转变。高层次人才在某一方面专长突出,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开展联络联络时,在继续做好海外同乡社团、传统社团工作的同时,要注重与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加强交流,建立联系。三是联谊对象从老侨向老侨和新移民与华裔新生代并重拓展转变。海外高层次人才普遍集中在30—45岁年龄段,大多为新移民和华裔新生代,这要求我们在新移民与华裔新生代联络联谊上下一番苦功,争取新的突破。要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手段,建立与他们的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要组织开展华文教育、文化寻根、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感情,加强联系,储备人才。

   3、要在“护”字上见真情,充分落实“三项服务”,弥补县级城市客观局限性。坚持以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带着真情、真心、真诚,切实维护海外高层次人才权益,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妈妈式”服务。就是在人才或项目引进阶段,由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联系,全程抓好跟踪服务,帮助解决从开始到最终落地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并在后期持续保持关注和支持,成为所有海创企业永远的“娘家人”。二是“特色性”服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摄影采风、联谊联欢、文体比赛等特色性服务,活跃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增加来姚工作的吸引力。三是“提升式”服务。注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姚创业的调研和意见建议收集,梳理分析研判企业的问题和困难,为市委市政府今后决策提供参谋;注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个人政治荣誉和专业职称的争取和申报,帮助企业开展各项优惠政策的申报和落实,使海创企业个人和实业都能获得持续提升。

【打印】【关闭】